当今世界综合国力愈来愈反映在科技水平。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必须加强与发达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信息生命新技术新能源资源环境等学科上,大力推行“强强合作”和对外交流,这样才能为国家实现跨越性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从1992年起,教育部开始在高校开展“211工程”项目,旨在加快国家经济建设,促进国家科技文化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到2000年底,进入“211工程”的高等学校已达99所。“211工程”在过去的5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加入WTO后,研究型大学及重点实验室面临挑战,更迎来了再次前进的机遇。为使我们的学校、研究机构了解、分享世界发达国家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的经验,创造与他们在领先学科的高层合作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将在“2002中国教育国际论坛暨国际教育展览”活动期间,与教育部“211”工程办公室共同举办“研究型大学及重点实验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专题论坛”。 错过一次机会将拉大自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请加入我们。 主要议题及专题发言: 1.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 2.21世纪高校领导人的素质要求。 3.如何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4.研究型大学的产学研及知识产权管理。 5.重点学科建设的人力资源配置。 6.研究型大学与企业的有效合作。 主讲人: 中方: 教育部有关领导--介绍211项目建设规划及发展重点 韩启德教授,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 陈皓明教授,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有关校领导(暂定)--介绍中国经验 外方:PROF.DR.ZVIGALIL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学院院长 论坛时间:2002年10月24日 论坛地点:北京会议中心 工作语言:中英文同声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