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说一下我的找工经历。我2001年2月底landing Toronto,花了两个星期干一些琐事,三月初开始发简历,到六月初拿到Offer,其间的起起落落,酸甜苦辣,真是一言难尽。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经验与大家share一下,真心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1. 定位
我认为这是找工作最重要的一件事,决定找什么样的工作,需要什么样的skill,哪些你已经有的,哪些你还要努力学习,哪些你不可能在短期内掌握的。一句话,要知道你自己和你要找的Position之间的共性和差距。以我自己为例,三月刚开始发简历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样的工作,所以从Junior到Senior的职位统统申请,实际上我是根本不qualify哪些senior 的职位的 ,结果浪费了几个大公司的interview。本来我在这些公司申请一个intermediate的工作是有一点点希望的,因为我想做Senior,结果在Communication Skill上就被干掉了。三月份我有3次Interview, 都是大公司,都给我这样浪费了,都得到一个类似的答复“You can re-apply half year later when your communication is ready",气死我了。
如果你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很容易浪费你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在一些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上。不管你是做什么工作的,IT or No-IT,如果把自己的定位搞清楚,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你会成功的。
2.心态
前面说到三月份我有三次face to face和employer hiring manager(not HR) inteview的机会。我还有几次和HR,和agent的interview。加上不断有telephone interview, 给我造成两个错觉:“a. 我是个人物;b: 加拿大工作机会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少吗!”
但是,随着北美经济的不断恶化,让我很快就回到地面上了。四五月份几乎没有人(连agent也没有)打电话给我,好几个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申请的公司对我说NO。加上我是一个人在这边,住的又是一个不透风,交通不便的Basement,我整个人感觉糟透了。雪上加霜的是,我SPONSOR我太太的事情不顺利,三次车牌路考统统失败,我的心情极端低落。现在回头一想,五月中的那段 时间我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只有直觉告诉我:“你要顶住”。
在我心态不稳的那段期间(4月底到5月中),我几乎停止了发简历,每天到网上玩拖拉机(www.chinagames.net)。哪些和我玩的朋友都挺佩服我“你好象不累似的,一玩就玩近20个小时。”你能想像吗??我那样过了有约一个月的时间,曾经一个星期不出门。每天我太太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但对远隔万里的亲人,永远是报喜不报忧的,怕他担心。所以无论我怎 么难过,也只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电话里还不断说一些谎言来粉饰太平。
不幸中的万幸是我在Toronto还有很多朋友,他们比我早来一两年,绝大部分是有工作的。在我最彷徨的时候,他们给了我很多精神上的鼓励(当然物质上我也蹭了很多次饭,现在还非常怀念一位姓黄的朋友家的饺子)。在他们的鼓励下,我调整了心态,准备“论持久战”,重新开始过起了正常的生活。我搬到了家间share的apartment,准备战斗到年底。
新移民,尤其是单身人士,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如果乱了方寸,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不要说找工作了,因为你已经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在找工的过程中,要不断和周围的朋友交流心得体会,这样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有人分享,可以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
3.方法
说到方法,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我所能告诉大家的,就是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只是我自己)哪几种方法比较好。
第一我认为是公司内部的reference,如果你知道某个公司招人,你又有认识的人在里面,可以请他帮忙推荐,这样命中率很高,而且决策周期短。我三月份有一个Interview就这样拿到的。不过这样做局限性很大,你不认识人就没招。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招数是最灵的。赶快给你认识的所有人发个e-mail,让他们帮忙吧。和Reference类似的是Cold Call,如果能通过Cold Call直接和Hiring Manager直接联系,他手里又有headcount,几率就很大。如何找到Cold Call的对象呢?通过网站、报纸甚至黄页都可以找到想关公司的联系电话。
第二我要说一下Newsgroup,如果你用免费的Netzero,你可以用www.deja.com访问。我的这份工作就是在Newsgroup中找到的。要注意辨别Agent和Employer,是Employer尤其是看起来 不是HR的要多下功夫在Cover letter和Resume上。Agent的广告也不要放弃,怎么应对见后面。
第三我推荐Monster.ca,我这么说纯粹是我个人的概率统计,我的Interview有超过60%来自Monster.ca。个人意见,仅供参考。顺便说一下workopolis.com,那里信息多,命中率太低。
我通过那里发的简历,只有几个Toronto Star上的招聘信息有回应,其他都石沉大海。不知道是不是用的人太多了,Employer根本不看从那里发来的简历。
第四我推荐Agent,尤其是个体户Agent。和我接触过的Agent没有100个,但是50个是少不了的,其中大概有近20个和我face to face谈过,另外30多个只是电话里聊,发了简历过去。真正 能把我带到employer那里Interview的不多,只有5个interview,其中3个是个体户,有两个连办公室都没有,每次和我谈都要去Coffee Time。但是这些个体户能量是有的,主要是我自己水平不行,否则就这三个个体户就帮我把工作搞掂了。当然这些个体户只能cover有限的几个关系户,如果你想long term,只好找大一点的了。几家大的Agent找过我,通常他们看的也是大客户,IBM, AT&T, Royal Bank什么的。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分量,就不去浪费时间了(象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