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世纪90年代起,作者在法国当了纪录片编导和制片人。时常在巴黎唐人街——美丽城见到的非法移民面孔吸引了他的目光。娴熟的法语、豪侠般的性格使他和美丽城的居民成了“哥们儿”。于是他成了孕妇的陪护、警察局信件和法庭传票的翻译、特赦法的解读人、惟一不收钱为非法移民办事的人……他自己也差点被当做非法移民抓进监狱。于是有了世界上惟一一部由中国人拍摄的反映中国非法移民海外黑制衣工场的纪录片,在法国得了电视纪录片大奖。于是有了世界上惟一这部《去巴黎当华侨》。十多年的采访积累,反复提炼的第一手素材,结合国际背景和法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分析,离奇的故事情节,黑色幽默的笔法,使这部书兼备几个功能:历史的记录、学术研究的深度、畅销书的引人入胜。 |
|
|
第一章 进入黑工场的摄像机 |
|
一会儿,那幢小楼一层的车库门被拉开一条小缝,探出个脑袋来,也是个中国人,二十四五的样子,他四下看看没什么行人,便向不远处的那两人招手,并且动作很快地侧身出来,给铁栅栏大门开锁。那两个人匆匆过来,见面也没问候一番,便一个接一个钻进车库。车库门关死了。小楼又恢复了无人居住的外观。 |
|
第二章 人蛇与蛇头 |
|
来自中国温州地区的非法移民,也许是法国最隐秘的一群人。当他们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零零星星、积少成多地出现在法兰西的首都巴黎的街头时,法国人不了解他们是谁,更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为什么来,怎样在法国生活。当街上晃过一张中国面孔时,法国人马
上就会将其归类为巴黎13区的中国城里的居民。 |
|
第三章 政治避难 |
|
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朱雷安还从来没有离开过青田乡村的稻田。他父亲于20世纪60年代去了香港,把带着他和一个弟弟、姐姐的妻子扔在了老家,20年间,几乎是音讯皆无。好消息是突然到来的:20多年没照面的在香港的父亲,通过蛇头给他和他的弟弟办好了去非洲刚果的签证。 |
|
第四章 纸张,纸张 |
|
一会儿,那幢小楼一层的车库门被拉开一条小缝,探出个脑袋来,也是个中国人,二十四五的样子,他四下看看没什么行人,便向不远处的那两人招手,并且动作很快地侧身出来,给铁栅栏大门开锁。那两个人匆匆过来,见面也没问候一番,便一个接一个钻进车库。车库门关死了。小楼又恢复了无人居住的外观。 |
|
未完待续
|
|
 |
出国咨询专区 |
 |
|
|
使馆链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