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有关“中美基础教育孰强孰弱”的讨论文章,作为一名中学生的家长,我有些话忍不住想说。
我不像端木先生那样有在美国读书的女儿,也没有从事教育工作,对于东西方的教育理念完全没有研究。但是,作为一个中国基础教育的近距离旁观者,我对它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切肤之痛,然而,我又不得不将自己和孩子的行为纳入这种教育轨道。我深知,面对中国庞大的人口负担(约有3亿左右的未成年人,仅2001年全国就有小学在校生1.25亿人、初中在校生6514万人,高中阶段在校生2606万人),现行基础教育的某些做法(如无休止地考试、排名、选拔)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就说点儿切肤之痛吧。
我和先生都是知识分子,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比较重视。我们也知道,培养孩子的兴趣是促使他今后学习的重要动力。所以,在儿子刚学会说话不久,我们就开始按他的接受能力陆续给他买各种科学启蒙的书籍、音像资料和智力玩具,并且经常和他一起看书,尽我们的所能解答他层出不穷的问题。孩子的思维也确实非常活跃,求知欲旺盛,提出的问题涉猎广泛,且都很有逻辑性。他喜欢看“神奇的电”一类的科普节目,五六岁时玩一套电子积木,按照电路自己就做出了4波段的半导体收音机,还经常离开图纸研究和修改电路。那时候的孩子接受知识是享受,是快乐,也总能得到大人的肯定。
但是,自从上学以后,孩子逐渐被纳入了固定的思维体系。数学考试,答题要从考题的最后一个逗号开始,多答少答都算错;语文考试,必须回答的和标准答案一字不差,仅仅意思答对了,也一分没有。记得孩子上小学二年级时,一次考语文,考题要求将“瓦特蒸汽机发明是的”几个词组成一句话。标准答案是“瓦特是发明蒸汽机的”,而我儿子的答案是“蒸汽机是瓦特发明的”,与标准答案不符,所以此题被判“0”分。我儿子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老师为什么要判他错。这个从小被培养得不太按照规定动作考虑问题的孩子,小学6年,类似的“错题”出了很多。班里分数排名他很难排在第一、二名之列,这使孩子的自信心受到很大打击。
上中学后,孩子进入了北京市的一所重点中学。那里都是各校来的学习尖子,考试和分数的压力更大,每天放学回家,放下饭碗就做作业,没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没时间看感兴趣的电视节目,甚至没时间睡觉。老师和同学整天关心的话题就是考分、排名、中考、高考。过度的患得患失更导致他每次考试前非常焦虑。我很怕他将来考试名次上去了,但思维的活跃性和自主性倒降低了。逐渐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也经常自嘲:“听说人家那些‘微软小子’(被微软研究院选中的有创造力的大陆青年)上学时并不太在意分数和排名,而且,很注意保持自己对学习的兴趣。我看我现在被应试教育弄得离这种状态越来越远了。”
我和先生都是工薪阶层,没有能力将来送孩子到美国或欧洲读书。我希望孩子将来能在国内上一所较好的大学,找到一份能发挥他才智的工作。但是,我不知道,要达到这些不算太高的目标,一定要经受这种呆板、教条、扼杀个性的学习和考试方式吗?一定要付出牺牲学习兴趣、牺牲创造力和想像力的代价吗?美国的教育方式也许并不十全十美,并不完全适合中国,但是,美国学校中那种生动、鼓励创造性、倡导主动性的教学方式,我们难道就不能学、就学不会吗?
我们每一位关注着中国基础教育的家长都在盼望着,把外国教育中的好东西都拿来为我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