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又迎来了夏令营的高峰期,“英语夏令营”、 “思维拓展夏令营”、“军事夏令营”、“虚拟夏令营”、“减肥夏令营”……形形色色的招生广告铺天盖地,面对如此众多的夏令营广告,“望子成龙”、“盼女成凤” 的家长们也有些不知所措了。
夏令营本是一种极好的体验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夏令营都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目前国内夏令营存在着不少误区。
误区一:夏令营成了第三学期
某些夏令营实为补课班,暑假变成了孩子的“第三学期”。这些变了味的“夏令营”其实就是英语、数学等主要科目的培训班,不少孩子冒着酷暑赶班,比上学时还累。放暑假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适当的休息和调整,以便有更好的精神投入下学年的学习中。从这一角度看,夏令营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和载体,把夏令营完全安排为课业学习,这样做既不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也失去了夏令营的真正意义。
其实孩子们喜欢的是内容丰富多彩、轻松活泼的夏令营,而不是枯燥的培训班。今年暑假,一个由无锡市少工委主办的野外生活体验营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他们有幸邀请到了香港女童军的资深训练员担任体验营的指导老师。在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系绳结、搭炮架、与同伴并肩作战,受益匪浅。
误区二:夏令营成了托儿所
有些家长没能理解夏令营的真正含义,他们忙于工作,没时间管孩子。由于孩子年纪小,缺乏自制力,家长们既担心孩子独自在家不安全,又怕孩子上网游戏聊天“学坏了”,太多的担心使他们觉得送孩子来参加夏令营是一个好的选择,夏令营成了临时的“托儿所”,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往往会产生倚赖心理,起不到夏令营应有的独立教育作用。
误区三:夏令营出现贵族化倾向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一些夏令营正在悄悄地“贵族化”。从网上搜索,可以查到不少价值昂贵的夏令营,有一个14天的赴英海外夏令营,价格达到23800元。无锡的孩子们住星级宾馆,吃高级套餐,自主消费少则几百,多则上千。许多孩子参加夏令营后,面对种种高消费的诱惑,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攀比,不仅给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而且助长了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惯。这样的夏令营,岂不是误人子弟!夏令营是一个独立的教育过程,应当是“平民化”的,应该让更多的普通人家的孩子都有机会加入到这个集体中来。本次的野外生活夏令营就是一个“平民夏令营”的极好例子,小营员们不但玩得开心,而且没有乱花一分零钱。
误区四:夏令营就是让孩子越苦越好
与贵族化倾向相反,某些夏令营又过分地强调吃苦,似乎参加夏令营就是为了让孩子吃苦,这也是目前夏令营中存在的一个误区。夏令营真正的目的是让孩子在活动中锻炼承受力,让他们在困难面前不断地激发自己的潜力,克服困难。所以在活动中不应当是一味强调吃苦,而应给孩子创设一些需要克服困难才能解决的难题,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育是一切夏令营的本质特征,那么真正的夏令营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夏令营应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环境,让他们能够相对自由地蹦跳,自由地思想,自由地创造,让他们有机会去体验和学校不同的生活,有机会结识新的朋友,有机会在玩中学习自己相对薄弱或感兴趣的知识。 此外,夏令营也是一个培养青少年合作精神的好途径,应该在夏令营中给孩子设立各种需要同伴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协作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