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4日上午我们离开广州,经过13个钟头的飞行,终于在当地时间下午五点多抵达巴黎。
进入巴黎市区,满眼是米黄色的墙壁和灰黑门窗、屋顶。街道两旁都是五六层高的楼,几乎是一样的建筑风格。据悉,法国通过立法禁止拆除古旧建筑,新式的高楼大厦只能建在郊区,谁在市区买房子,里面的装修自便,但外面的墙壁不能拆掉。
赞美之时,我不禁想起我们国内的城市建设和村镇建设。20多年来,我们不少地方不少高楼拔地而起,改造旧城区等于是拆除旧建筑,引发了文物保护者与建设者的争议。但是,我们有的城市,其建设和旧城改造长官意志、随意性大,前任建,后任拆,直接的经济损失可以计算,但间接的传统文化损失却无法估量。
巴黎旧城的保护,还缓解了交通堵塞。我们现在有些城市已经禁止摩托车行驶,理由是减少塞车。而巴黎的双层大巴士和摩托车都可以上街,有的街道还专门压缩机动车道新辟自行车道。巴黎的街道比中国的一些中等城市还狭窄,最宽的香榭舍丽大街不外就是几车道,但该市的大街小巷一般不会塞车。我认为,这除了他们人少地广之外还另有原因:
一是人文传统减轻交通压力。巴黎保持低矮的建筑,主观上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历史文化传统,而客观上却降低了人口密度。我们不少地方拆平房建高楼,看起来活动空间增大,其实却提高了人口密度,车辆往来增多,停车占地也大。
二是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减少汽车流量。为了方便市民泊车,巴黎两车道的街道,一边停车,一边改为单行道;三车道以上的街道,则两边停车,中间行车。这既方便市民上下班或逛商场、饮咖啡,又使交通问题得到解决。不少去广州的司机都有亲身体会,为了泊车,东转西转,老半天才找个车位把车停下来,这无疑就增加了车流量,使本来就很拥挤的交通更加拥挤。
巴黎给我的第一眼是它的封面:古朴,却充满生机;狭窄,却显得宽敞;低矮,却把艾菲尔铁塔衬托得那样的雄伟挺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