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关系:
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阿根廷和其他拉美国家中引起较大反响。
20 世纪80 年代,中阿在各领域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90 年代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高层互访不断,加深了相互了解和友谊。两国政府间建立了政治磋商机制,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一致或相似的观点和立场,在国际机构中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两国已就建立中阿21 世纪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
经贸往来
早在20世纪50 年代,中国、阿根廷之间就有经贸往来,1954 年10 月阿根廷工商界代表团访华,1957 年6 月中国人民银行代表团访阿,1958年10 月中阿代表在北京签署两国银行间支付合约。60年代,中国大量进口阿根廷栲胶和小麦。1972 年两国建交后,双方经贸合作关系有较大的发展。1977 年2 月双方签署中阿政府间贸易合作协定,1978 年5月签署海运协定,1980 年6 月签署经济合作协定等,对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2003 年中阿贸易总额达30 亿美元左右。阿根廷已成为中国在拉美地区主要贸易伙伴之一。
中阿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1980 年6 月,双方签署了中阿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合作领域包括和平利用原子能、南极考察、农牧业研究和航天科学研究及应用等。为了协调和推动合作项目的落实,还成立了科技合作混委会。
中国和阿根廷在经贸和科技合作方面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发展前景广阔。
文化交流
阿根廷是拉美国家中较早同新中国进行文化交流的国家。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阿间规模较大、有影响的艺术团组互访交流有30 多起。其中1953 年12 月在阿根廷举行的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的画展,1956 年10 月中国大型艺术团访阿和1962 年9 月阿根廷民间艺术团访华等,影响都比较大。
1972 年两国建交后,双方文化交往更加频繁。1980 年6月7 日签署了两国政府间文化交流换文,1984 年8 月9 日签署了两国文化协定,从政府层面上保证和推动了两国间的文化交流。
阿根廷文化中传奇粗犷的高乔传统、优美浪漫的探戈艺术、精湛高超的足球水平以及鲜嫩可口的阿根廷烤肉等,都为中国人所喜爱。而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中国东方文化,也受到阿根廷人民的青睐和赞美。文化交流已成为中阿人民世代友好的桥梁和纽带。
民间友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阿根廷两国交往主要表现在民间方面。民间友好往来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谊,带动了两国间经贸和政治关系的发展。
1972 年中阿两国建交后,民间往来更加频繁,内容更加充实,范围更加广泛,涉及两国工会、妇女、青年、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各个领域,为中阿友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阿双边友好合作关系稳步、顺利发展。北京市同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上海市与罗萨里奥市、河北省与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吉林省与恩特雷里奥斯省分别签署了友好省、市关系协议。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