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学生计划出国留学时,中国不一定是他们心目中第一个目的地。
荷兰大学生显得不爱冒险,果不其然,去年只有750位来自荷兰的留学生。荷兰教育中心NESO的负责人Jacques van Vliet认为此数字应该增长。而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和2006至2007学年相比,去年来华的学生已经增多了百分之二十。
可是谁去呢?而谁又应该去呢?从前主要是汉学学生赴华求学 (汉学是中国文化和语言的研究) 。这些大学生被派往中国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他们拿着奖学金至各个著名大学读书,日子也过得挺舒服。他们的中文相当好,而且他们对中国文化了解得不少。
不过,连学习汉学的学生到中国也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新环境。“这边的教育方式很不一样”自荷兰豪达镇的Jasper van Holsteijn说:“荷兰人一般会互相批评、提建议,但跟这边的习惯很不一样。当然,学语言的过程中教育方式应该很简单:如果要学好一门语言,必须学好词汇和研究好文字。主要是学生努力的背下来的单词和语法。那可真不容易。比如我现在上的报刊阅读课很难,真有挑战性”。和26个字母组成的西方字母相比,汉字粗粗算来竟有六万多!这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
不过中国的著名大学也应该能够吸引外国大学生。根据最新的世界大学排名,世界前200所大学之中有六所是中国的。北京大学是第50名,比荷兰排名最高的大学更靠前。
去中国留学尤其对学贸易的学生是很有价值的。目前中国崛起的话题十分流行。而且荷兰是中国最大的外国投资方之一:飞机刚着陆在上海机场就能看到联合利华的标识。其他跨国公司,像 Philips, ABN-AMRO(荷兰银行) 或 ING 是也中国市场参与者。他们急切地寻找既受过高等教育又了解如何在中国做生意的毕业生。
然而除了学语言的学生之外,其他专业的外国留学生仍然较少。荷兰留学生也不例外。也许他们不想学语言,而且怕中国人的英语能力不够强。然后中国大学里的人认为自身的英文是很好的。比如,以亚洲最好的商学院——著名的光华管理学院为例。“我当然能了解他们来中国之前会有一些疑惑”副院长徐信忠用流利的英文表示:“所以本校建立了一些短期介绍课程,在为期两周的课程中,让来自于合作学校的学生们更好地了解本校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于是,很多人因此回来了”。
这种能够让外国留学生体验到中国教育的基本方法和理念及潜力的短期课程越来越普遍。在北京或者上海,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这种课程给对学语言没有兴趣的外国学生来华求学的机会。
来自巴哈马的Keson Tinker对此深信不疑。四年前他还在银行上班,觉得非常无聊。“我想做一个大的转变,于是来到了上海。从那时起我在东华大学学习中文,幸亏那儿的教授们都说英文,不然我可惨了。我快要学士毕业,并且找到了一个好的暑期工作:做巴哈马大使的个人助理。我觉得我的未来就在国际关系的工作里,我决定继续深造,读硕士,这任重道远。
除了来中国上大学之外当然也有别的选择;比如可以实习,这就更富有挑战性。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学文化与媒体的Rob Stravers目前在北京跟着荷兰制片人Sierk Vojacek实习。他是坐跨西伯利亚快车来中国。他就是一个不会半句中文却能在中国安居乐业的典型例子。“这看起来应该很可笑,但是我要去超市买牛肉的话,我就模仿出牛的叫声。这就行了。而在我实习的公司,由于老板是荷兰人所以沟通很顺利。
中国的魅力给Rob Stravers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也希望能在中国多待一段时间。目前,他在一位大学教授的指导下给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不过,他首先要完成自己的实习工作:“我原来的目的是参加其中一个制作,不过现在更重要的是了解中国的媒体的工作方式。我真是找对人了,我的老板Sierk,在这领域很有经验:他同时也给一些欧洲来华经商的公司当顾问。
想来中国深造,学费并不贵。因为大部分学生都能拿奖学金:荷兰政府通过Nuffic负责学生的机票和书费,而中国政府负责学费和住宿。住宿条件也很有弹性:留学生有自己的宿舍(平均12至16m²),两个人共享一间房。
享有奖学金的汉学学生Adriane Van Houten到校外租自己的房间。“即使我想要室友,也很困难:因为我每天要练习小提琴。”不过她仍然会用学校(北京语言大学)的设备:食堂的菜既便宜又美味,篮球场则做为奥运会运动员的训练场地,她非常满意。
不过她上的大学还不算北京最大的。北京大学比其他大学大多了。它几乎算是这个城市单独的城镇。北大校园连自己的公园、高高的石塔都有。校园的设备非常齐全,学生可以在校园内生活整整一年而不用出去。
Stenden大学的Ester Cheung好不容易才能来北京学习。经过大学四年旅游管理的学习,她需要自己安排实习。“学校规定,实习单位是学生自己联系的,但他们不给任何指导真让我感到失望。”通过一家实习介绍公司,她与中国荷比卢商会取得了联系。“我现在作为他们的活动组织者,正在安排荷比卢的节日。我尝试说服Humberto Tan和DJ Tiësto来中国参加活动。从这个工作中我学到了不少东西。
借着这个机会,Cheung也开始学习普通话。“因为我父母是香港人所以我会讲广东话,不过我很想学好普通话。我很有可能要多待一年。我有香港的身份证,所以我没有签证问题。不过我一定要找到一份工资较高的工作”。
虽然中国没有二元教育体制,但问题不大。“应用科学大学在这里就等于专业大学” Jacques Van Vliet认为,“当然这边的交换项目与莱顿大学的很不一样,不过受过应用科学大学教育的学生也非常受欢迎。毕竟中国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中的国家,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
当然也有不少荷兰学生没有申请或者不需要奖学金,他们自费去中国。“当你有一万欧元就能过上舒适的日子。不过刚到的时候我很担心;前几个星期一直需要花钱:飞机票、书等等,”学了三年汉学的学生Myrle De Swart如是说,“现在没问题了,我们几个同学十月初去蒙古旅游。我们骑着骆驼和马穿过了蒙古,而这整个旅程才花费了我们125欧元!”。
留学生能找到的打工机会并不多。其实根据中国法律留学生不准打工。与荷兰的规定一致,到中国工作的外国人必须具有工作许可。不过在这儿打工的留学生也不少:许多中国家庭急切地需要找到外国人当他们的孩子的英文辅导老师。这能赚到100人民币一个小时(等于10欧元,比中国一般的工资高多了)。中国电影公司也招募留学生当演员:不少留学生之前扮演过‘美国人’的角色。
总的来说,在中国学习生活几个月既不太贵又会让你获得很多心得:更多地了解一个日益体现其重要性的文化。另外,中国一个是非常伟大的一个国家。中国非常大:北京面积和比利时一样大,而居民有一千八百万;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也很舒适,她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四通八达的交通;除了经典的旅游景点(天安门广场、鸟巢等)之外,北京还有许多雅致的餐厅及丰富的夜生活。在这儿,看不懂菜单上汉字的留学生也不会发愁;一般餐厅的菜单都配有图片使得客人能够直观地挑选符合自己口味的菜。
现在那些学贸易学生和汉学学生,哲学学生,人类学生,环保学生都一起坐飞机远渡重洋来中国读书。这一定会很有意思!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