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的做法当然是可行的,设计出若干评判标准并给与一定的加权,然后对所有的大学进行打分。最后可能得出某大学是最好这样的结论,但是这样的结论仅仅建立在这些评判标准的基础之上(往往这些标准的权威性以及公正性饱受争议)。
|
但是如果想要借助于排名选择某个专业领域里最好的大学,首先应该质疑,究竟一个排名是否最终能提供帮助。
相对有说服力的说法是,大学整体的排名对评判某个学科的教学质量起不到什么帮助。事实上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
基本上一个大学泛泛的名声只对应于她的“拳头学科”,对“偏门学科”毫无帮助。即使是那些明确对应于某个学科的排名,也不应该忘记,不同的大学对同一学科也有不同的侧重点,而这些侧重点对申请者所包含的意义也举足轻重。
如果更仔细地观察一个排名,会越来越发现它并不是那么有说服力。比方说,如果被调查对象仅仅是一个学科的少数几个学生,并且他们还都来自同一个学期,那结果就不具有普遍性。别忘了,全德共有近400个大学,几千种学科。因此很难保证得到的数据是最新并且正确的。
鉴于目前传统的Diplom 和 Magister 学制正向Bachelor/Master学制过渡,大多数排名的说服力更是微乎其微,原因在于新设课程的毕业生还不多,而新老学科之间的差别部分程度上来说还是很大的。可以说,一个优秀的Diplom课程并不一定会转变成一个优秀的Bachelor/Master课程。反之,有的大学也会设立相对以前更为出色的B/M课程。
另外不容忽视的是,延时性。一个好的大学一旦失去了泰斗教授以及他周围的工作组,马上就会大踏步下滑。一个好教授的加盟也会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一个排名会随着时间渐渐失效。
此外我们还认为,一个排名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心声。尽管他们相对人微言轻(尤其是跟那些名声显赫的教授或企业人事主管相比)。但是如果学生们最终给出一个好或差的评价,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大学的情况。
如何取舍?
你们可以参考那些现有的排名,如果他们能符合上述的那些标准的话。同时也要仔细地观察,那些结果是如何得出的以及你们自己申请时应该侧重于那些方面。
首先要注意教授专家,以及学生对不同大学的评价,以及他们评价的不同之处。尤其是学生对这个大学的意见必须在网页上出现,否则就意味着这个大学里某些方面不尽如人意,即使教授专家那里都是一片赞誉之声。
在学生中并不怎么流行的CHE机构在过去的几年特别致力于大学排名。排名结果从2005年起在Zeit报以及网上公布(以前则是在明星报上)。在所有现有排名中CHE的排名最具可参考性,前提的其中的信息保持最新,并且大家能以理性的角度去看待排名。
大家并不须执着于去上排名上最好的那些学校。前面已经说过,一个排名只能代表一段时间的状况而且那些标准也并不统一。先看看哪些大学排名靠上,然后看那些大学表现得如何,所在城市,以及这些大学和城市的各种好坏评价。最好是亲临大学去看看,尤其是那些你想就读的学科。
|